close
高學歷≠高品格當嬰兒剛出生時,是沒有真正的個性。但隨著年紀的成長,他漸漸有了屬於自己的特質(特色、性格),這是因為他受到父母、家人、同學、朋友及教育的影響,當然周遭的生活環境,也會發揮影響力。孩子生下來時,是既無知識也無常識。愛因斯坦說:「所謂常識,就是被綜合起來的偏見」。偏見,乃是指偏向一邊的頑固而不公平的意見。我們(大人)都是生活在常識範圍的框框裡。亦即在這個「自設」的小框框裡,有許多不成文的遊戲規則被我們遵循著。這些常識,部分是自己製造出來的,部分則是有樣學樣的山寨版。很多人,是按照常識過日子。有人說,沒知識也要有常識,這話沒說錯,沒有常識,那人就算不上是人了。「打狗看主人」,更貼切的說,「從狗看主人」。有常識的主人,養的狗也必定很有常識(起碼不會隨地大小便吧!)在人行道上、公園裡、公共場所看那些狗主人如何處理愛犬的排泄物,就可斷定他們有無常識。一個人的理念是來自知識,其倫理、價值觀則來自常識。舉例來說,蔡博士具有將分子分解再加以排列組合的知識,卻缺乏撘公車要排隊的常識。再舉個例,許多讀過聖賢書的高官、富豪及政客,A錢、貪污、逃漏稅樣樣來,簡直沒常識到極點。反觀,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的偏鄉小菜販,卻慷慨解囊行善濟貧,受到世人的尊敬。做事靠知識,做人靠常識。人格,是以品德為核心。沒有品德,哪來人格?一個人欠缺常識,即使他的基測、學測得滿級分,成績亮眼,我們仍可以說:「這個人真沒常識」。
2
全站熱搜